内容摘要: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日本不断通过武力强化对我钓鱼岛的实际管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日本民间右翼势力推动,日本政府推波助澜,对教科书内涉钓鱼岛内容进行修改,将其定义由争议领土改成日本固有领土,图谋籍此改变国民思想认同,推动对钓鱼岛的侵占。中国政府在教科书问题上长期停留在&l...
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日本不断通过武力强化对我钓鱼岛的实际管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日本民间右翼势力推动,日本政府推波助澜,对教科书内涉钓鱼岛内容进行修改,将其定义由争议领土改成日本固有领土,图谋籍此改变国民思想认同,推动对钓鱼岛的侵占。
中国政府在教科书问题上长期停留在“抗议”、“不主动挑衅”等方式,不仅无助于钓鱼岛问题的解决,而且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已不符合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
如今,中国政府重视钓鱼岛问题,并有多方面的实际行动,这点有目共睹。除在钓鱼岛海域的实际行动外,政府也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日本政府在教科书问题上不段挑衅,我们也应有相对应的作为。
一、日本教科书涉钓鱼岛情况
目前日本教科书的社会科、地理、历史、公民科等都有钓鱼岛方面叙述。日本小学和初中的地理教科书,除了明确将“尖阁列岛”划入日本版图,还有不少专设“日本领域”一节来介绍日本领土、领空和领海范围,阐述“排他经济水域”的概念。
二、我国教科书涉钓鱼岛内容
反观我国教科书,在九年义务教育里,只有初中《地理2》[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三节 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省]中,在介绍台湾的时候,顺便提及钓鱼岛:“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兰屿、彭加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此外就再也没有相关钓鱼岛领土主权及纠纷的表述了。
高中阶段的《地理》教科书分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地理》必修上册是按专题单元编写的,在该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自学园地]的[阅读篇 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中,在阐述海洋划界和岛屿归属的矛盾和争议中提到:“东海钓鱼列岛在历史上就属于台湾省管辖,现在一些日本人却在钓鱼岛上擅自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二)是“海洋地理”,共分“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和保护”和“海洋权益”四大模块,其中海洋权益模块的最后的附阅读资料—“钓鱼岛”,其文字照录如下:“钓鱼岛全称‘钓鱼岛群岛’,面积约7平方千米,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自古以来,钓鱼岛就是中国领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岛就已经明确归中国所在。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另外附了一张海沟示意图和钓鱼岛附近海域地图,以说明钓鱼岛所处的位置。
三、意见和建议
教育事业关系千秋万代,教科书的内容也代表着广大群众对思想、知识的认同,固然不可随意更改,更不能随着思想进步和形势变化却还停滞不前。修改、增补教科书内涉钓鱼岛的内容,不仅是对日本不断挑衅的一个回应,表现我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更是我们对下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建议鉴于目前中国教科书在对钓鱼岛领土主权等问题上的不全面不完整和比较含糊,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中国教育部应组织专家学者,从历史,地理等方面对钓鱼岛做出一个全面准确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现行教科书,将更准确完整的内容用于中国初高中教科书上。
二,应该增加语文、历史、政治课的钓鱼岛内容。要充分认识到,修改、增补教科书钓鱼岛内容是对钓鱼岛历史展示更加明确的态度,是对下一代理解钓鱼岛问题增加系统化的教育所必须。同时,中国通过实际修改和增补钓鱼岛属我领土的内容,也是对日本不断修改其教科书和歪曲钓鱼岛历史事实的最有效及最好的回应。
三,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也是培养子孙后代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领土争端等国际纠纷中,教科书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无理的日本能够将钓鱼岛明确列入日本领土来强化教育,有理的中国为何不能?
为此,世保呼吁在两会期间,与教育、海洋、历史相关界别的代表和委员能提出修正增补教科书钓鱼岛内容的提案。
同时,各会员在网络上转发我们的呼吁、同时投票支持,以号召更多的爱国人士加入进来宣传和呼吁,并在现实中也呼吁并签名支持,告诉子孙后代“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同时反制日本霸我领土占我海疆之狼子野心。
2014.02.25